您在這裡

莎
《國語字典》中漢字“莎”注音為ㄕㄚ ㄙㄨㄛ,拼音為shā suō,部首為艸,11筆畫,意思是1.(1)譯音用字。如:「莎士比亞」。(2)莎雞:一種昆蟲。體長約六公分,體色為綠或褐色。有鞭狀觸角,頭頂前方兩側有複眼...

- 單字: 莎
- 部首: 艸
- 筆畫: 11
- 部首外筆畫: 07
- 注音: ㄕㄚ ㄙㄨㄛ ( 1.ㄕㄚ 2.ㄙㄨㄛ )
- 漢語拼音: shā suō ( 1.shā 2.suō )
- 解釋及組詞:
1.
(1) 譯音用字。 如:「莎士比亞」。
(2) 莎雞:一種昆蟲。體長約六公分,體色為綠或褐色。有鞭狀觸角,頭頂前方兩側有複眼,右前翅有透明發聲器,後肢較強大。雌蟲尾端有劍狀產卵器。晝伏草叢,夜出覓食,會摩擦發聲。或稱為「絡緯」、「紡織」。 如:「莎雞常在夏季夜裡振翅作聲,擾人清夢。」
2.莎草:多年生草本植物。葉片細長,有平行脈。花為黃褐色。地下塊根稱為「香附」,可以入藥,有健胃、理氣、調經等功能。或稱為「雷公頭」、「續根草」。 如:「莎草是常見的野草,適合的生長環境是曠地或耕地。」
sha1
suo1